兵不血刃強國夢

這天早晨,太陽還沒有出來,窗簾還沒有拉開,寶寶睜開忽閃閃的小眼睛告訴我:我做了一夜的夢,夢見打仗,夢見中國打敗了敵人。
  我吃驚地望著寶寶,你才多大一點小人兒就做這么重大的夢,這都是政治家和軍事家考慮的事。咱過好童年,省點心吧啊。
  寶寶一本正經地說:奶奶,我長大決定做一個軍事科學家,打仗不用武器,不死人,不讓房子建筑倒塌,不破壞土地、樹木就可以讓中國強大。
  我瞪大眼睛:我的娘,那是什么神器能有這樣的美好愿望?
  寶寶斜斜著小眼睛說,我還沒有想好。比如我想要造一種像地那么大的風箱,里面裝滿了風,敵人來了放開風箱攪上黃沙,迷了他們的眼睛,看不見我方情況,他們只好退兵。我造出一個天那么大的冷氣球,他們一來,冷空氣爆炸立即冰凍,直到他們投降再解凍,都可以不破壞地球。
  哇,我可愛的小寶寶,這個設想多妙啊!你這是兵不血刃,就能達到和平的目的。奶奶覺得比《孫子兵法》還高明。比諸葛亮的“草船借箭”還奇妙。我看這確實是寶寶才有的妙思,但也不是不可能啊!飛機最初的靈感,據說是從鳥的飛翔得來的,難道寶寶從風沙、氣球中就不可以造出奇跡?嗯,奶奶記下這個美妙的想法,且申請一個“呂哲語軍事設想事專利”。
  對啦,我想起世上確實有個兵不血刃的大將軍,是唐朝武皇時代,太平公主的準丈夫(過去叫駙馬),武皇為了讓他在戰場上弄點功勞能配得上太平公主,就讓他出征打仗。結果,剛開始作戰,一股大風刮來烏煙瘴氣,敵人紛紛逃竄,居然不戰而勝。回到宮里報告戰爭情況,大將軍非常自卑慚愧,覺得退敵不是因為他指揮有方,戰斗力量超過敵人,而是大風替他趕跑了敵人。武皇一聽哈哈大笑,自古都是血戰而勝,武將軍卻沒失一兵一卒就全獲大勝。于是就封他為兵不血刃大將軍。
  奶奶以為這是大將軍碰對了運氣,再讓他出征恐怕沒這好事了。如果退敵不用刀,和平不流血,是人類多么好的愿望啊!歷代高人都沒這本事,寶寶居然要出奇跡了?奶奶拭目以待。
  不過,奶奶要和寶寶討論另一種想法,強國不一定非要通過戰爭,更好的強國資糧是優秀的文化。據說第二次世界大戰,猶太人亡國,但一本《圣經》就是他們的祖國,后來以色列成了猶太人的集中地,他們在最惡劣的地理環境沙漠中,建立自己的民族,靠的就是一本《圣經》的信仰,他們在沙漠中找出奶與蜜,成了世界上生存能力最強,獲諾貝爾獎最多的一個民族,說明國可以亡,文化不能亡!文化強大,民族才強大。
  慚愧的是,我們的文化也十分偉大,兩千五百年靠的就是“儒釋道”這三家固定文化滋養我們的靈魂,青年時期有入世的儒教: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中年時期有出世的道教:無為而無所不為。千萬別聽有人說道家文化是消極的,其實是一種處世態度和思維方式,也就是以出世精神做入世之事。到了老年,有悟性者都會知進退,這個時候回頭看,便了知佛教的因果關系和六道輪回的理論了。佛家指明人類靈魂的歸屬在何處。可是,在“五四”新文化運動,知識分子引進西洋文化,科技讓生產力得以發展,國人得了好處,誤以為生產力的發展就是先進文化,于是,儒釋道文化就被說成是腐朽沒落,且要打倒孔家店。后來發動了“文化大革命”我們幾千年的固定文化就基本退位了,民族性格、民族氣節、民族心理、民族秩序,全部革了命。奶奶輩是“文革”中成長,是破舊立新的一代,舊是破了,新一直未建起來。
  我們總是被階段性的觀念追趕著,就像灌“迷魂湯”一樣,喝下去來不及消化,又讓吐出來,剛吐出來還未擦干凈嘴就又得喝另一種湯。如此,返來復去,失去的不僅是文化,還有一種信任度。好像黔驢技窮一樣,湯里什么都有就是沒有文化。奶奶輩恰恰處于文化沙漠狀態,左顧右盼而不能言。奶奶在精神和靈魂雙重困頓時,接觸了儒釋道文化,雖是皮毛,也足以發現先祖的偉大。它有完善人格的辦法,有做事的方式,有靈魂的終極安排。它有方法讓一個頭腦熱昏的人冷靜下來,讓一顆污濁的心靈清明起來,只要你愿意!
  中國的哲學一車到底,后來者無法超越,王陽明也好,朱熹也罷,都不過是解讀先人的原著,加上自己的感想。因為我們的先祖早已拿到了人類生存的真理,為人類做了最好的安排。西方哲學家一茬又一茬,下了一車又來一車,世人認為那是西方的優勢,有創造,有發展。其實那是他們在不斷地追求真理,迄今為止也只是接近真理。所以科技也好,科學也罷,都有局限性。越快速淘汰的事物越說明只是一縷風,一片潮。
  奶奶以為“儒釋道”治死而后生,是人類最親切的文明,只要真心訴求世界和平,儒釋道文化絕不能缺席,因為它是人類心靈的和合文化,心和平了,世界才能和平。這是需要耐心、靜心去實踐的慧性文化。你體證了,你才知道其中的真實,它不是學問,不必懷疑,更不要研究,只需要照著實踐,真知就有了。
  人生的價值是,從人性的缺陷狀態修煉到圓滿的過程。絕非是功利人生的競爭。世上的一切事業都是用來修煉內心的和平,彼此友好生存,最終靈魂打包回歸。
  復興中華文化只能靠寶寶輩來努力完成。讓儒釋道文化與現代文明接軌,這是救世之源,治國之本。在這百年大變局之時,很多國學大師也有預言,奶奶經過實踐也深以為然。
  也許寶寶解開的冰凍是中國的偉大文化,也許那風相就是文化復興后的強力。有人說儒釋道文化已經過時,不能匹配現代文明。奶奶認為這都是悟性極差的人的鬼話,是他們從來沒有用傳統文化實踐過,完善過自己的人格,他們最懼怕的就是傳統文化。誰說古典文化沒有開放、平等、民主、自由?如果沒有,那是強權下的產物,絕非文化所致。父子,君臣本是秩序,而世人偏說是等級觀念。父慈子孝不平等嗎?君愛臣,臣忠君有錯嗎?可是,權貴們只記臣忠君,不記君愛臣。結果是: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文化的潛能本是雙向和合的關系,卻被皇權搞或單向關系,成為隨意殺人的利器。于是,在推翻帝制時,首先拿文化說事,從而曲解了文化的精髓。好的文化品質必須滲透在權力系統,不然,大梁不正二梁歪,三梁不正跨了臺。權力貪腐讓民眾順從妥協,當然要呼喊平等了。自由是個體發展的空間,但強權要一統治,你必須依附我,不然,再有能力也不用你,導致人格不獨立,思想不開放,人生價值難以實現。所以才要自由。 多少年來社會提倡人人平等,但權貴富豪與平民百姓等級越來越森嚴。而佛教提倡眾生平等,釋迦牟尼佛“割肉喂鷹”的精神,還不是平等嗎?世人皆有佛性,我們心中沒有神,只有本師,有一天我們找到佛心,就和本師釋迦牟尼佛,同坐蓮花臺,是同參蓮友的關系,沒有絲毫差別。所以,中華文明并非沒有自由、平等、民主,而是強權剝奪了我們權利。喪失了道德信仰,以致亂象,民眾像迷途的羔羊,沒有能力展現精神,沒有安放靈魂之處。其因就是我們的文化被瓦解,心靈失去依托感,從而一盤散沙東張西望。
  只待寶寶輩長大后,重新發現古典之寶,相合現代文明,建立良好的社會秩序,安放民族心靈。那時候,也許會不戰自強,完全可以實現寶寶的美好愿望。
  
   2022年5月9日
開眼界收錄的所有文章與圖片資源均來自于互聯網,其版權均歸原作者及其網站所有,本站雖力求保存原有的版權信息,但由于諸多原因,可能導緻無法确定其真實來源,如果您對本站文章、圖片資源的歸屬存有異議,請立即通知我們,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删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
上一篇:朱淑真傳
下一篇:春夢亦有痕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