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名著中的真與假

小時候到書攤租看“小人書”,最愿意看的是《西游記》真假美猴王的故事,兩個悟空,打得熱鬧。后來和同學課上課下傳讀四大名著,也是稀里糊涂看熱鬧。退休后再閑讀四大名著,發現都有關于“真假”的故事,但領略的意味卻各不相同。
  《水滸傳》中有“真假李逵”的故事。李鬼手里也拿著兩把板斧,把臉搽黑,扮作“黑旋風”李逵打劫。李逵很快將他搠倒并要殺他。李鬼求饒,說家中有個九十歲老母,李逵還善賜十兩銀子。可巧,李逵怕老媽饑餓,卻陰差陽錯地尋到李鬼家求食,李鬼兩口子密謀要害李逵,卻被李逵割下李鬼頭來。
  李逵捉李鬼的故事,正是:“善有善報惡有惡報,真的假不了,假的真不了”;正好映襯了現在人的“假冒偽劣”的“假”,和吹牛皮說假話之風。
  《三國演義》中的“真假”,就是諸葛亮圍真姜維,扮假姜維,施反間計收降姜維的故事。說明有時“假也可以打敗真”。這也是現在集體領導班子中收服少數異見者的常用辦法之一。
  《紅樓夢》書中賈寶玉和甄寶玉他倆的關系就是“鏡中人”的關系。寶玉雖然有兩個,但是通靈寶玉卻只有一個,意思是生在了同一個時空的“一個靈魂兩個肉體”。紅樓夢告訴我們:“假作真時真亦假,真作假時假亦真”,曹雪芹真實地告訴我們“人是一個肉體,有真假的不同的靈魂”啊!
  還是用《西游記》中的真假美猴王的故事來個總結吧:兩個悟空無法分辨誰是真誰是假,武功法力又一般相當,打到最后如來佛祖說:“且看二心競斗而來也”(請注意這個“二心”)。意思是,這個六耳獼猴是悟空的“魔心”和悟空的“善正之心”在打仗。
  如來告訴我們:人都有兩個心,一個是“邪魔之心”,一個是“善正之心”,善惡何心當政,在于基本生活條件、在于群體意識環境!在于個人追求信仰、在于個人意志修行!他以日常生活中我們要時刻反思自己,時時端正自己,不斷完善自己,讓自己的思想與靈魂衙平共處,惡的心魔被正義的善舉修正,做一個有修為的人,不要被世俗和假像所主導,做一個堂堂正正的人,沒有惡魔就不再有假像環生。
開眼界收錄的所有文章與圖片資源均來自于互聯網,其版權均歸原作者及其網站所有,本站雖力求保存原有的版權信息,但由于諸多原因,可能導緻無法确定其真實來源,如果您對本站文章、圖片資源的歸屬存有異議,請立即通知我們,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删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
上一篇:讀《平凡的世界》感
下一篇:故鄉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