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痛哀思李來柱司令員
得知原北京軍區司令員李來柱上將于3月12日逝世的信息,深為悲痛,激起對昔日的緬懷與追思。
1979年2月,我軍對越自衛反擊戰后,為總結作戰經驗教訓,3月中旬,解放軍總部由軍事科學院院長宋時輪帶領三總部及部分院校和有關軍區的人員,專程赴廣西中越邊境展開工作。北京軍區由石家莊陸軍學校副校長李來柱帶隊,我有幸成為其中一員。
我們乘坐三叉戟飛機,赴南寧,接著坐車到友誼關,在中越邊境的隘口扎營,住在一座曾被敵炮擊過的小平房里。我時任軍區政治部組織部副科長,實際成了李副校長的秘書,跟隨他來到陸軍第55軍,逐級聽取反擊戰實況介紹,而后深入部隊采訪,協助軍事人員撰寫任務較重的戰例。
為了解剖一個連隊作戰的全過程,李副校長指示我蹲到步兵163師487團2連,進行調查研究。2連是紅軍長征途中威震敵膽的“大渡河連”,后來曾被評為“硬骨頭六連”式的連隊。在這次反擊戰中,指戰員們繼承和弘揚18勇士視死如歸的精神,勇往直前,所向披靡,4戰4捷,連隊榮立集體一等功,被授予“突擊英雄連”稱號。我在連里詳細了解從原駐地出發到投入戰斗至結束的全過程后,寫出了近2萬字的戰斗情況報告。
在中越邊境友誼關附近,我隨李副校長一起工作、生活兩個月,他思想高尚、工作認真、生活簡樸、平易近人,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工作中不時給我以具體的指教、親切的鼓勵。李副校長雖只比我大近5歲,但我總覺得有一種不可企及的人格魅力,讓我敬仰與折服。在言談舉止中,他總是那樣親切隨和,沒有領導者的氣勢讓人覺得有多大距離,常常以商量和征求意見的姿態研究問題,還謙遜地說,寫材料動筆桿子,還是要靠你這秀才啊!弄得我很不好意思。
我住在連隊,李副校長一二天就要來看望一次,問問調查進展情況,有什么需要他解決的問題?首長的關懷使我感到十分溫暖,更加認真地工作。當他看了我寫的2連的戰斗情況報告后,和藹可親地說:“你辛苦了,報告全面、具體,較好地反映了英雄連隊的生動事跡,總結的幾條經驗很實在。文字長而不拉雜,語言生動樸實不浮華。”顯然,這是對我的鼓勵與褒獎,使我感到很欣慰。事后得知,李副校長對這份總結報告十分重視,在陸軍學校印發給教員與學員,供研究參考。
自從與李副校長一起工作生活兩個來月,留下深刻印象后,我就關注起這位高大帥氣的首長了,隨著他職務級別的提升,更加欽佩他的敬業精神與能力水平。為了更好地向他學習,我就注意查閱搜集資料,竟然了解到一些經歷與趣事,知悉他善于學習,愛好書法,且頗富功底。
關于他的名字,引起毛主席的興趣,顧名思義為:“繼往開來,中流砥柱”的事,我還作了查證:
1958年5月,毛主席領頭,一些中央領導參加修建十三陵水庫。勞動中,主席不經意間看到了李來柱,然后對身邊人說:“看,標準的軍人呀!”李來柱身材魁梧,儀表堂堂,在人群中很容易被認出來。李來柱近距離見到毛主席,心情十分激動,行了標準的軍禮,并說:主席好!毛主席問李來柱叫什么名字?李照實回答。主席一聽,微笑著說:“好啊,好名字,繼往開來,中流砥柱!”此時,李來柱所在師的師長跑過來,向主席介紹說:這是我們師82團3營教導員李來柱,戰斗英雄,7歲當兒童團員打鬼子,參加過淮海戰役。
毛主席非常喜歡戰斗英雄,再看看李來柱高大威猛,精神抖擻,主動與他握手,慈祥一笑,接著就離開去別處干活了。
“繼往開來,中流砥柱”的李來柱,還真應驗了毛主席的預言稱謂,他貢獻杰出,成了一位大才柱子,職務級級飚升,至上世紀90年代,在繼往開來、走向繁榮時期,李來柱被授予上將軍銜,任北京軍區司令員,成為軍中的“中流砥柱”。
今天,在沉痛悼念緬懷李來柱司令員,即將遺體告別之際,我借毛主席對李來柱“繼往開來,中流砥柱”的稱謂,再加上八個字:“奮斗終身,輝煌永駐”,組成一首16字藏頭詩,抒發緬懷、哀悼之心聲:
繼往開來,中流砥柱;奮斗終身,輝煌永駐。
繼承先烈往前闖,
往返沙場戰豺狼;
開創童年抗日史,
來世生就豪情壯。
中央有令即履行,
流血犧牲敢擔當;
砥礪意志守節操,
柱如磐石撐大梁。
奮勇殺敵成英雄,
斗智斗勇打勝仗;
終日為民竭盡力,
身體力行情滿腔。
輝映身高勢威猛,
煌煌三星授上將;
永垂不朽李來柱,
駐守信仰世流芳!
開眼界收錄的所有文章與圖片資源均來自于互聯網,其版權均歸原作者及其網站所有,本站雖力求保存原有的版權信息,但由于諸多原因,可能導緻無法确定其真實來源,如果您對本站文章、圖片資源的歸屬存有異議,請立即通知我們,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删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