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可奈何花落去

“窗外雨潺潺、春意闌珊。羅衾不耐五更寒,夢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貪歡。獨自莫憑欄,無限江山,別時容易見時難。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
  這是南唐后主、也就是李后主的《浪淘沙·窗外雨潺潺》的詞,今天讀來,也隱隱透著悲傷和凄涼。
  幾百年過去了,重讀了李煜這則詞,心里依然婉韻柔腸、不勝感傷。
  亡國之恨、亡國之心,慘淡幽然,默然紙上。
  “愛美人不愛江山”,李后主的寫照也!
  可是李煜不愛江山嗎?愛的!可就是如晏殊的詩:“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也!
  古代君王,那個不愛江山呢?
  難道江山秀麗、江山如此多嬌,他不愛嗎?
  只是先愛江山、先得江山,李煜無能為力先做到罷了,這點猶為可惜。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這是李煜又一首詞:《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值得一讀,也可借鑒一斑。
  斑斑血恨,幽然紙上,讀來多少感傷,亦上心頭。
  “美麗的江山如詩如畫,光彩照人,亦如美人,誰不喜之?”縱看天下英雄,為了江山,那個不是不惜身家性命,舍命而奪之呢?
  先得江山,后得美人也,這是有作為的皇帝所為之。
  唐貞觀李世民如此;一代天驕、只識彎弓射大雕的成吉思汗如此;一代領袖毛澤東主席更如此。
  “多少革命先烈,拋頭顱、灑熱血,換來此江山。”呦!
  打江山、守江山、捍衛江山,使鐵打的江山永不變色,這是有作為的君王必須考慮、必須作為的!
  “千古江山一代王,君子皇帝乃惜歡。何必宦官多指點,竟叫上帝始羞顏。”江山美麗、美麗江山,誰不惜之?
  當然,美女美人,皇帝君王亦惜之!
  多少故事,幽然上心間也!
  想呂布為了貂蟬,痛殺董卓,依了王允之計,貂蟬暗送秋波;李世民還把親生父親李淵晚年六十多歲所納的嬪妃占為己有;成吉思汗擴張到波斯灣,還把王子撒在波斯,擄波斯美女做王妃,因此也出現了漢人和波斯美女生下的混血兒女……
  看來英雄愛美女、美女也愛英雄,這是相互相承的,這也是千古的規律、千古絕唱也!
  江山光彩照人、美女同樣也光彩照人也!
  所以古代君王,包括現代君王,是既愛江山,又愛美人的,這些故事,也是不枚勝舉的!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這也是真理,是習近平總書記道出的真理。
  命運,把我牽扯成一個熱愛寫作、熱愛唱歌的人,是啊!是人民打下的江山呀!誰不惜之?誰不去捍衛之呢?
  既得江山,當以人民為重呀!這話說得有份量!
  “君似舟、民似水,水能載舟、亦能覆舟!”“以史為鑒,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鑒,可以明得失;以銅為鑒,可以正衣冠。”“兼聽則明,偏聽則暗。”這是直諫大夫魏征說的三句贈李世民的話,李世民是始記于心,并且勤學活用,始終貫徹在實踐當中的,所以才會出現唐朝的第一個盛世“貞觀之治”,也才有日本人的“二十三次遣唐使”,來中國學習各個領域先進的東西。
  哲人魏源在《海國圖志》這部書所云的:“思夷長技以制夷”,日本人是貫徹到軍事教育和國民教育當中去的,而且始終貫徹在實踐當中,所以,日本人,也就是我們常罵之的“小日本”,經過了“大化改制”和“明治維新”的兩個社會制度的大跨越,迅速壯大起來,超過中國,超過別人,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做為四個侵略國的其中之一,還想充霸東南亞呢!
  所以日本人的團結精神、肯學別人先進的東西的虛心精神,難道不值得我們效仿和學習、借鑒嗎?
  而我們的泱泱大國、人也泱泱,卻始終停留在“窩里斗”的漩渦中……
  “文人不通史,狗屁也不如!”此話也是真理。
  縱觀當今中國,真正的人才真的被我們的當政者、治國者吸納了嗎?“人才振興”,千萬不要成為一句掛在嘴邊的口頭禪,成為一句高喊的口號、一句空話!
  莘莘學子、學子莘莘呦!“學而優則仕”、“溫故而知新”、“不知者當習之”、“不恥下問”,尚且想想,這學來是多么不容易呀!“知之而常習之”,雖為儒家明哲,但卻是至理明哲,是可以警世后人的!
  而我們的政府和執政者,真正做到了:“惟人是舉、人盡其才、量才錄用、物盡其用”了嗎?
  體制僵硬、談何破格?!
  特別是對自學成才者而言!
  “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我們不禁哀嘆,也深有感思、感觸!既然花落去都無可奈何了,那么我們更加期冀和展望:“似曾相識燕歸來。”!!!
  
  2023.2.5.
  
  農歷兔年元宵節
  
  寫于漳州
  
  黃江山:13605068036
  
  手機號碼與微信同號
開眼界收錄的所有文章與圖片資源均來自于互聯網,其版權均歸原作者及其網站所有,本站雖力求保存原有的版權信息,但由于諸多原因,可能導緻無法确定其真實來源,如果您對本站文章、圖片資源的歸屬存有異議,請立即通知我們,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删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