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主页 > 散文 > 窗外的玉蘭

窗外的玉蘭

辦公室的窗外有一株白玉蘭,這些天開得正旺,滿樹的銀花素朵,蓬勃燦爛,顯得是那么地清麗淡雅與婉約沉靜,我笑稱自己的辦公室都成玉蘭齋了。
  剛搬到新辦公室的時候,還是冬天,我一眼就認出眼前灰突突的樹就是玉蘭了。這也難怪,以前在老學校的時候,老工會主席說咱校的校花就是玉蘭了。然后補充道:“玉蘭素雅、大氣,像咱們學校的精神。”這讓我在眾多的花中,對玉蘭有了不一樣的情愫。
  每天上班,坐定后總是不自覺地移目窗外,看一眼玉蘭,今天開了幾朵?哪一朵花是最新綻放的?玉蘭仿佛也弄懂了我的心思,風起時,使勁地晃動著花朵和我打招呼,每逢此刻,我總是激動不己,賞花的興趣也瞬間高漲起來。聚精凝望,滿樹的花,如蓮般地掛在枝頭,無一片綠葉點綴,白得純粹,白得輕盈,白得靈動,仿佛經冬雪未銷,有一種慕然驚心的冰凝之美。
  “人生若只如初見”,一剎那間,我的鼻子似乎有點發酸。我知道,這是一種莫名的感動。其實,人與植物之間,也是有靈性的。別看它立在那里不能移動。不等于它沒有思想。在我心中,它不僅是樹,更是一個朋友,而且是一位有著多年相識相知的朋友。仿佛它的使命只是默默守候,守候著我的到來,讓我認識到它的存在。或許對它來說,如果能喚醒起我的這點意識,它也就滿足了。
  我是它等待的人么?我配得上它在窗外的長久佇立與深情凝望么?我的心忐忑不安。
  我試著翻開典籍了解它,驚喜地發現玉蘭原來是古老的花,原產地就在中國,屈原在《離騷》中寫道:“朝飲木蘭之墜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在這里,木蘭指的就是玉蘭,屈原以早晚服用的兩種芳物,比喻自己的修身潔行。可見,玉蘭在古代已是驚艷的存在了。
  可以說,一樹玉蘭白,是春天里最優雅地敘述。這敘述,正在以一種蓬勃的力量,進行著一場全新的奔赴。
  “翠條多力引風長,點破銀花玉雪香。”說的是余寒猶烈,白玉蘭就迫不及待地綻放了,滿樹的瓊瑤,隨風飄香,讓剛剛蘇醒的春天充滿了生機。“已向丹霞生淺暈,故將清露作芳塵”,玉蘭除了白色外,還有紫紅、翠綠等,盛放時,花朵猶如一瓣瓣彩色的舞衣嫵媚動人,細直的樹干宛若宮女的腰肢楚楚可憐,花的淡紫紅色仿佛是借自于晚霞,又帶著露水墮入了泥土。“晨夕目賞白玉蘭,暮年老區乃春時”。作為女性朋友,你能相信嗎?只要天天賞視玉蘭,嗅著它濃郁的芳香,就可以做到人老心童,留住歲月,永駐青春。
  其實,玉蘭也是貼近生活氣息的花,花的香并不濃烈,只是淡淡的清香,花朵也是柔軟的。我撿拾了幾片落花,攤在手心里,在默默的對視中,仿佛聽懂了它干干凈凈的語言。它開時極盛,去時決絕,充滿了清絕與孤傲,又不失優雅與清醒。乃花中君子也。屈夫子以此花自喻,其心天日昭昭,讓后人推崇備至也。
  上班的時候,每每伏案久了,我總會抬頭看一看窗外的玉蘭,玉蘭也情意綿綿地望著我,它那大俗大雅的美,驚艷滿樹,這是多好的一株玉蘭啊!充滿著生機與希望,在我們相互的凝眸中,傳遞的是彼此的信任與默契。我感覺植物是忠貞和講信義的,不像家養的貓兒狗的,喂食遲了,就會對你齜牙咧嘴,咆哮兩聲。稍不留神,還會掙脫你手中的牽繩,撞個人或打破個東西,無端地給你整出事來。還是像窗外的這株玉蘭好,不干擾你的工作,就那么情有獨鐘地看著你,讓你賞心悅目,神清氣爽,而且它所做的一切都是不求回報的。
  天下萬物,你若有情,它便生動;你若無意,它亦木然。窗外的這株玉蘭樹,活的從容而堅定,充滿了積極向上的激情。它讓我感覺到了生命的自由與快樂,博愛與偉大。同時也督促我,時光不能虛度,應該腳踏實地,把每個日子都活得堅定而充實。
  這個三月,玉蘭以欣然的進、決然地退畫了個花朵的句號,又輕輕地帶一下,以一簇一簇的綠,點開了四月的芳華。善待身邊的樹、身邊的花、身邊的草,以及身邊的人,彼此和睦相處,相互扶持,才不會辜負彼此間的一往情深。
  我見玉蘭多驚喜,玉蘭見我應如是,感謝我們在這個春天里相遇,更感謝玉蘭與我在精神與靈魂上的同心同行。
開眼界收錄的所有文章與圖片資源均來自于互聯網,其版權均歸原作者及其網站所有,本站雖力求保存原有的版權信息,但由于諸多原因,可能導緻無法确定其真實來源,如果您對本站文章、圖片資源的歸屬存有異議,請立即通知我們,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删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