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春風一夜,盛開的不僅僅是一樹樹梨花、杏花。還有桃花也在綻放,在灼灼盛開。村莊到處都是一抹抹艷紅,耀眼炫眸。遠遠看去,那里一抹紅,這里一片雪白,再有柳樹淡淡嫩嫩的鵝黃。整個村莊如在畫中,桃花流水環繞著村莊,不緩不急,潺潺有聲。
夜里,聽到魚雁的聲響,唯有桃花水,輕輕地流淌,讓我在夢里夢外多了思念與難舍。我又開始想念我的村莊了,那個流淌著桃花紅水的村莊。
村莊后面的小河邊,桃花盛開也飄落。每年,春天來時,村莊里的九奶奶總是說:趁著桃花盛開,快快去看看,去好好欣賞吧,桃花,說落就落了呢,好好洗洗桃花水。九奶奶邊說著邊找出她的煙袋來,銀色的煙袋鍋子里按進滿滿的煙絲,再使勁兒往里按了又按,紅紅的舌頭舔著嘴唇兒,一笑露出紅紅的牙齦來,紅暈的臉龐,依舊留有年輕時的清秀,微微笑著又說:都去洗洗桃花水吧,洗洗好呢,一年都有好事降臨,大姑娘嫁得好,小伙子娶回來好媳婦;小媳婦生得好,生了一個胖小子兒;小孩子愛學習,考試考得好;老人們也都好,身子沒病,身體杠杠滴……
那么什么才是桃花水呢?別處咱們不知道,我們村莊里都叫春天桃花開落時的小河水,叫做桃花水。小河就倚著村后的山巒繞山而流,蜿蜒曲折的河水,晃著綠波一直往東流淌著。
站在小河邊,看著悠悠小河水,嘩啦啦流淌,會想起李白的詩句: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若是李白當年看到了我們村莊的桃花水,還不知寫出多少精美的詩句來了呢。
二
其實,桃花水最大的特點,就是一個暖字。看到緩緩流動的桃花水,空氣里氤氳著溫馨的氣息,就知道天氣已然是春天了。
桃花水暖時候,一群群鴨鵝游在水里,再有孩子們也開始試著在桃流水岸邊開始摸螺絲,恰是蘇軾的那首詩: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蔞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春天在鵝鴨嘎嘎,水鳥關關的叫聲里,在孩子們的歡笑聲里,在母親們的說笑聲里,水暖了,日頭長了,田地里的秧苗也開始一行行,一隴隴,一畦畦的逐漸綠起來了。就連小野草小野花,也都抖一抖精神,鉆出地皮。田野里,所有一切,該綠的綠了,該紅的紅了,那么該黃的黃了,一眼望去,紅的紅彤彤,黃的黃橙橙,粉的粉艷艷,真是田野里早已是姹紫嫣紅一片片的了。
母親們也最喜歡桃花水,在桃花水的小河邊,這也端出來涮,那也端出來洗。洗洗涮涮,來往在家和桃花水間,歡喜非常。我的母親總是比別的母親要快上一拍的,春天剛剛到,家里的被褥,床單窗簾都拆換下來,一大盆一大盆的,就等著去洗桃花水了。
都說春江水暖鴨先知,當鵝鴨嘎嘎的叫聲從小河水里傳出來時,母親們早早端著大盆小盆的去往小河邊,開始洗洗涮涮,說說笑笑,小河儼然成了村后最熱鬧的地方。
說來奇怪,小河兩岸長滿了桃花樹,也沒有人去特意地管理,都是野生的。我經常問母親,桃花樹是從哪里來的?母親就會毫不含糊地說,都是自己竄出來的。我知道母親的那一個“竄”字,當然是指桃樹的根部會生出小桃樹來,其實不是的,是因為落下來的桃子,桃肉腐爛了,留下桃核,第二年生出桃樹苗兒來了。人們都差不多一樣的感覺,感覺桃樹根生長出桃樹來呢。
那么第一棵桃樹哪里來的呢?我一問,母親就指著樹上的鳥兒說:當然是鳥兒叼來的唄。
其他的母親聽了,也都笑著說:一定是一只很大的鳥兒呢。
我看著天空里飛翔的鳥兒們,我忽然想起,姥爺曾告訴我,造字的倉頡就是根據鳥的足跡來造的。嘿嘿,鳥兒真是了不起呢,太厲害了,什么事也卻少不了它呢。每年桃花水最美的時候,鳥兒也最多了,各種鳥兒都飛了回來了,燕子最先來到,用美麗的赤羽剪著桃花水,一圈圈在河水里低低飛著,呢喃著,再有黃眉子、白鶴、蒼鷺都返回到桃花水岸,回到它的北方家里來。
然而,一聽說桃樹是鳥兒的功勞,九奶奶卻搖頭說:不是吶,是猴子帶來的,猴子總是囫圇吞棗,吃桃時,把桃核吞肚子里了,跑到我們河邊,憋不住了,哈哈,你懂得……
母親們在河邊洗洗涮涮,孩子們在河邊,沿著河水開始摸田螺。手提著一只小竹簍,手里拿著鐵鉤子,這鉤一鉤,那鉤一鉤,將一只只又肥又大的田螺拾回家里。母親們的手兒最巧了,一盤田螺在母親手里變化出最美的春天鮮美味道。田螺洗洗干凈,將螺的屁股用剪刀一只只剪了去,這樣嗍螺很容易了。
母親總是不慌不忙地將清理好的螺在桃花流水中清洗干凈了。再端回灶前,圍裙一系,頭發一挽,開始忙著炒田螺。我在幫著母親往灶膛里添著柴火,邊抻長了脖子往鍋里看著。感覺母親動作很干脆,也很麻利。先是,鍋里放入油熟鍋,加一把紅紅的辣椒碎,幾片生姜蠟黃蠟黃的,白色蒜瓣,爆鍋燒香,再放入田螺,只是打個滾,趕緊出鍋,不然田螺炒老了,就不鮮美了。再灑上蔥花,孜然喜歡的調料,母親一直喜歡這么炒,我也一直喜歡這么吃。別人家咋做田螺,我不知道,自家母親的做法倒是吃得滿口香滿口鮮味濃濃。
美味出自桃花水,都是因為桃花水的美,桃花水的清澈。開始人們也并沒有注意這桃花水有什么大用途,不過就是洗洗涮涮,外來的人來這里游玩觀景,夸贊幾句:哦,真好,真美呀,你們這里的桃花水。
三
后來村莊里來了幾個農業大學畢業生,有男有女,叫高楊的叫敏秀的還有叫水彬的,一個個年輕有朝氣,腦子也靈活。水彬家住在大城市里,而他呢,卻是跟著爺爺奶奶在鄉下長大的,因此很喜歡鄉村生活,自愿來到我們這里,還說志愿扎根鄉村一輩子呢。
水彬幾個來到這里不久,就想從桃花水上開發出別樣的新農村來,是開發旅游還是開發養殖呢?村里人想了又想,也沒有想出來。水彬卻取了桃花水的水樣去了城里去化驗去了,他是在想種看看桃花水兩岸適合不適合種水稻。
經過水彬幾個年輕人一再研發試驗,總算是有了成果,他們開始只是種了幾小塊試驗田,也是再三動員村里人家才同意種的。因為誰都知道,這試驗田是指望不上的,弄不好,一年的收成白白打水漂,也實驗不出個什么來的。
母親聽了要種水稻,喜上眉梢,而且,母親與幾個年輕人倒是絲毫沒有代溝,很能聊到一起。母親自愿將家里靠近桃花水的土地獻出來,讓水彬敏秀用來搞實驗。九奶奶也很支持幾個年輕人的做法,她讓兒子也把土地貢獻出來,讓年輕人們大膽去搞科研,還逢人就說:我看小青年行,就準行。因為有文化呀,沒文化多可怕,有文化,那就什么也不怕了,是不?
嘩嘩的桃花水,青青的稻苗兒,水中的天里青綠著,一個個笑臉在慢慢放大,那歡笑的聲音也越來越響亮了。
他們成功了,經過兩年的實驗,總算是找到了適應桃花水水質的稻種。于是,毫不猶豫,大膽大量推廣開來。母親和九奶奶毫不含糊,大面積種植上了水稻。村人們開始依舊持有猶疑態度,但是又經過了一年,看著種植水稻的村人們,有了好的收獲,家里也開始變得富裕起來,也就再也不遲疑,不再猶豫了。
沒用上幾年,村里大變樣了,又引來了好多剛剛畢業的大學生,來到我們的村莊,有學計算機的,也就師范生,大多數是學農業的,都在這里大顯身手呢。很快我們村莊大變樣了,學校里有了好老師,稻田里有了好幫手,果園里也有了好技師。
不僅水稻大面積種植,各種果樹蔬菜也開始栽植,種植,山楂、柿子、蘋果、櫻桃等等,再有韭菜,茼蒿,芹菜,茄子辣椒等到處都是蔬果大棚。村子變化越來越大,村人的腰包越來越鼓,人們的臉上都帶著喜色。桃花水的流淌聲越來越響亮,越來越動聽。
又是二月時,嗍著爆炒的青螺,吃著香甜的米飯,心里早已美得似神仙了。心里慨嘆著,這幾年的功夫,我們的村莊早已是魚米之鄉了,不僅盛產大米,還有各種養殖的魚蝦。然而,人們依舊喜歡飲著桃花水,用桃花水洗洗涮涮,依舊喜歡來到桃花水的兩岸,說說笑笑,淘米洗菜,洗衣服,聊家常。
我呢,只要有時間,就返回村莊去。我依然喜歡坐在桃花水的岸邊,看著村人們在桃花水岸邊,洗洗涮涮,聽著他們的說笑,心里別提多愉快,別提有多么的自在了。暗自高興著,心想,我們村如此美,如此富裕。人們的生活如此美,如此幸福,真是幸有桃花水呢。
幸有桃花水
開眼界收錄的所有文章與圖片資源均來自于互聯網,其版權均歸原作者及其網站所有,本站雖力求保存原有的版權信息,但由于諸多原因,可能導緻無法确定其真實來源,如果您對本站文章、圖片資源的歸屬存有異議,請立即通知我們,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删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