適時按下關機鍵

凡是有寫作經歷的人一定會有這種體驗,就是創作靈感一旦出現,就像一匹脫韁的野馬,任性狂奔,難以駕馭和掌控。國慶長假期間自己手上正在創作短篇小說《拯救》,小說塑造的人物有原型,虛構的情節又是自己親身感受和體驗過的,因此真實可信。文中通過一位紅二代(小學老師、紅軍長征老干部后代)利用他的社會影響力和才華,面對危險和困境時對我(大學畢業實習生)的二次拯救和保護,凸顯了主人公良好的家教、愛心和責任擔當,立意充滿了正能量。構思一旦形成,就有一吐為快的沖動和激情。開始明明都想好了,文章沒有時效性,可以慢慢寫。然而一旦進入狀態,就信馬由韁,好像喝了迷魂湯一樣。在電腦前,一坐就是十幾個小時。

我自2016年9月進入文學創作以來。在全國各文學網站上所發表的300多篇小說,散文、隨筆等,大多都是2000—4000字的短文章。然而2022年10月3號晚十一點半,當我在電腦上一口氣寫完了6800字的短篇小說,關閉電腦,洗漱泡腳完畢,回到臥室,脫去外套,躺在床上。可能是由于這幾天熬夜寫作,過度用腦和勞累,從而出現腦缺血,誘發癲癇。據老伴描述:當時我怪叫一聲、全身抽搐、嘴唇發紫,手腳亂顫。老伴趕緊叫來兒子,撥打120。得到的回復是:急救車都在運行中,要等待通知。情況緊急,時不我待。沒有辦法,只有自己解決,兒子決定開車送我上醫院。老伴事后向我敘述當時的場景,對我來說好像是在講一個別人的故事,我卻毫無知覺。我在冥冥之中,好像耳邊仿佛聽到兒子的講話。我們去醫院看病,走。之后什么意識都沒有,等我迷迷糊糊睜開眼睛時,耳邊又聽到兒子對醫生說:剛才我爸在家癲癇發作。醫生聽過兒子的癥狀描述以后,迅速開出一瓶藥水,護士把我領到了急診輸液房,找到了手上血管插針輸液。告訴我們:點滴按要求設置了漫輸液狀態,時間要花費24小時,也就是要到第二天的晚上十一點半。我仔細觀察計算每六秒鐘滴一次,比山泉水滴還慢。真夠嗆!沒辦法,只有安下心來,兒子、兒媳婦分頭為我找來了活動的推床,購置了棉被,由于病人太多,兒子將我的病床推至急診過道靠墻邊下榻。讓我躺在床上輸液睡覺。安頓好我的事宜后,時間已早過了零點。我催促兒媳趕快回家休息,家里還有老伴和孫子、孫女。兒子找來一個凳子,坐在我的床邊。由于我發病突然,情況緊急,兒子從家里出來時還是穿著薄衣短褲。聽著窗外呼嘯的寒風,我知道,冷空氣剛剛登陸上海。我問孩子是否感覺較冷?他說不冷,我知道他是怕我擔憂。時間分分秒秒地流逝著。盡管兒子囑咐我安心睡覺,可我怎么也睡不著。心里在思考:事隔四年我的腦血管病又犯了。我想肯定是寫稿勞累熬夜產生的嚴重后果。由于我的任性,弄得一家人不得安寧,看著筋疲力盡、疲憊不堪、無法入睡的兒子,想著心急如焚,備受胃病煎熬的老伴在家里一定是徹夜難眠,我心中充滿了自責。

天還沒有完全亮,兒子將我的病床推到了更加開闊敞亮的急診大廳。只見大廳內燈光輝煌,大部分空間和位置還是被活動病床占據著。躺在病床上的病人大多數為中老年患者。陪護人員當中,偶有青年男女。他們有的睡在從家里拿來的躺椅上;有的坐在醫院提供的塑料方凳上,靠著病床鐵架枕著雙臂小睡。急診大廳內,只見醫生你來我往,川流不息的查病問診;護士們推著手推車為病人打針送藥、訂餐送水。特別讓人感動的事,為了防疫不留隱患。白衣天使們身著防護服,頭戴防護面罩,游走于醫院的各個病區,為全體職工、病人及其家屬上門做核酸。眼前的一幕幕真切動人的場面,和藹親密的醫患關系。讓我這個很少進醫院的人看過后,無比感慨,心中祝福:愿所有病人早日康復,也預祝即將在北京召開的黨的二十大圓滿成功,期待二十大以后,祖國必然迎來一個更加開放、富強、美好的未來。

我趕緊拿出手機,給老伴發了一條信息。讓她早上到醫院來一趟,把兒子的長衣褲以及我的眼鏡等急需用品帶過來。老伴馬上回復,正打算一早坐輕軌列車過去。沒等多久,老伴將急需的用品帶過來了,還買了早點。這時我們催促兒子回家小睡一會,兒子說在網上為我掛了上午十點鐘的專家門診,現在我回家開車過來,并在車里躺一會兒,上午十點專家門診見面。

上午9:40我與老伴來到精神外科專家門診部。由于等待看門診的人數很多,門口坐滿了焦急等待的病人和家屬。我們也耐著性子坐在長椅子上,眼睛緊盯著門口的電子活動號牌。看著一撥又一撥從門診室看完病的人出來,又有人進去。10:30好不容易輪到我們。專家門診室里端坐著一位穿白大褂的中年男醫師。他形體稍胖,面相和藹、講話聲音清晰洪亮。老伴和兒子分別向他講述了我的病癥及過程。他仔細聽著并看過我的檢查結果后,告知我的癥狀不是很嚴重,叮囑我不要熬夜。得知我常失眠,為我開了一劑藥并解釋說,此藥為新藥,副作用小,堅持每天晚飯后一小時服用就行了。醫師耐心細致地為我們分析講解了這種病的病理和注意事項。鑒于我的癥狀,醫師讓我們輸液到下午三點鐘,讓護士提前拔掉針管,吃完一次藥后就可以回家。我們一致認為不愧是專家,他的診斷到位、服務周到,讓我們十分滿意。

看過專家門診以后,已近中午,我們吃過兒子預定好的外賣中餐,在醫院留置到下午三點。按照醫囑,請護士提前拔掉了點滴針管。兒子開車接我們回到了家中。一場有驚無險的突發事件就圓滿畫上了句號。回家后稍作休息,心中還惦記著未完成發稿的小說。于是又坐到了電腦前,對稿件進行了后續完善和充實,認真檢查,確認無誤后,向中國作家網發了小說《拯救》電子稿。值得慶幸的是稿件發出的第二天一早,收到了網站專家審核通過的信息。上午十點半左右又看到每日原創快遞小說欄目中刊載了我的這篇小說,心中無比興奮。當時想起來感到整個過程具有戲劇性。可不是嗎,我因該小說寫作辛勞熬夜誘發腦缺血住院。又因本小說很快通過審核發表,而得到鼓舞和力量。但更重要的是,作為當事人,通過這一事件,也讓我很好地對自己加以反思:以后要站在對方的角度去思考問題。為了你的任性和愛好,引發家人的恐慌和不安,打擾他人的生活節奏,徒增別人的麻煩和辛苦,這樣做未免太自私。這就需要我樹立一個正確的觀點:一切以健康、快樂、幸福為重。如遇有悖于上述原則,就要立即按下關機鍵,離開你的電腦 。

這兩年我幾乎每年都體檢,大問題好像沒有。但都有血脂高等毛病。因此,體檢報告醫生建議中都有切記不要熬夜這一條警句。老伴也反復提醒我,現在年級大了,身體沒有資本硬扛,要注意規律生活、按時休息。讓她以及家人、朋友特別不能理解的是:為了寫作,可以不睡覺、不吃飯、不知疲倦。何必把自己搞得這樣苦呢?寫作既不是為了評職稱,在職期間首次就被評為高級教師;也不是為名利,早幾年就是省市作家協會會員,又沒有竟升更高級別會員的奢望。再說現在寫作的人這么多,報社、雜志社大多數都是約稿,網上發表文章又沒有稿費,出書還要自己掏錢。有個人愛好固然很好,但為什么就不能夠悠著一點呢?今天寫不完就明天或者后天接著寫,又沒有人催你交稿,何必要去搶時間?好在幾次發病,都有家人在場,這次又恰好遇到國慶長假,兒子放假在家。如果是在外面或者是單獨一人,面對沒有先兆的突發疾病,后果不堪想象。

2022年10月30日于上海

開眼界收錄的所有文章與圖片資源均來自于互聯網,其版權均歸原作者及其網站所有,本站雖力求保存原有的版權信息,但由于諸多原因,可能導緻無法确定其真實來源,如果您對本站文章、圖片資源的歸屬存有異議,請立即通知我們,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删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
上一篇:守墓人
下一篇:生活不是只有感情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