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主页 > 散文 > 50歲之痛

50歲之痛

1973年元月31日,我出生在一個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小山村,春節期間,正好滿50歲。80多歲的父母對我嘆惜道:“說你這個伢呀,年輕的時候感覺還可以,怎么越往后走越不是那么回事了,是工作沒顧好工作、家庭沒顧好家庭、親情沒顧好親情,那是典型的三不顧。”回想起這50年所走過的路,不能說我不勤奮、不能說我不努力、也不能說我不作為不拼搏,但不管怎么改變自己,最后的效果總是不理想。那就是一路曲折、經歷坎坷,在世人的眼里,就是一個失敗,讓自己總有一種難以言表的痛,一種對自己的惋惜,對命運弄人的不甘。
  我知道,每個年代的人都有各自所處年代的辛酸與不易,作為出生于70年代初的我也不例外,我正好是文革結束的那一年被送入學校的,因家里人都要去參加生產勞動沒人帶,不到五歲的我就被丟到老屋后面的村辦小學。其實,那所謂的學校只有二間泥巴磚砌成的教室,任課老師也只是小學沒畢業幾年的二個十幾歲的孩子,一口的老家方言,一至三年級在一間教室,四五年級的學生在另一間教室,整個學校五個年級總共才接近三十個學生,泥巴磚墊著又黑又彎曲的破舊木板當課桌,豎起的泥巴磚是椅子。每位老師負責一間教室的教學,講完語文講數學,一個年級一個年級輪著來,很多知識老師自己都弄不明白,導致直到現在26個拼音字母我還讀不清楚,在電腦上處理點文字材料完全無法使用拼音輸入法,偶爾去外地出差也只能將語速降到最慢,盡量去讓別人聽懂我說了些什么。這樣的啟蒙教育也直接導致我偏科嚴重,我記得很清楚,我參加中考那一年,成績遠遠超出了我們所在地區最好的重點高中錄取分數線,因為偏科太嚴重,在那個低升學率的年代,擔心上了高中萬一考不進大學怎么辦?如果直接上師范學校,雖說當年的師范學校僅僅只是中專性質的,但畢竟是能解決商品糧戶口的,并且畢業之后也是能包分配的,沒有遠見的我在家人不反對的情況下選擇了去師范學校讀中專。
  在師范學習的三年里,三年均獲得了甲等獎學金,畢業后被組織部挑選到鄉鎮政府工作,父母聽別人說在基層行政工作一生臨近退休年齡時都會被轉到職能部門去休息的,而且鄉鎮政府長年摸抓滾打在農村,沒日沒夜的辛苦得很,不如直接去職能部門工作,相對單純一點。另外,父母覺得我的性格木訥、固執,不善于見風使舵,更不會迎合別人,呆在基層行政部門吃虧,就這樣,在人托人的情況下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改分配到稅務部門工作。
  沒想到的是,就這樣在不同的三個鄉鎮稅務所(分局)一呆就是10年。我至今仍清晰地記得,那是1992年,當時自己還只是剛剛從一個鄉鎮調動到另一個鄉鎮不久,在一次工作例會上,所里一位退休返聘的老同志有感而發的講了一句:“現在的年輕伢兒,我真的看不來”,我難以認同,不到20歲的我立馬站起來表示:“我高峰敢保證,做人對得住良心,做事對得住工資”。回想鄉鎮稅務所(分局)工作的這10年,正是用行動兌現了當時脫口而出的諾言。在鄉鎮工作期間,我從管理集貿市場和農村村組稅收征管業務開始,一步一步將自己闖了出來。印象最深的是,每天凌晨4點多就必須動身,然后騎著自行車一個村、一個村地去收繳屠戶們的牲豬稅收,一個辦事處跑下來至少要騎車5個小時;其次是收繳手扶拖拉機的車船使用稅和營業稅,只有到了晚上,四下里黑燈瞎火時,一戶一戶登門才容易碰到駕駛員。就是在這樣的環境下,1994年我被原地區團委和原地區國稅局聯合授予“青年崗位能手”稱號;1996年被原市國稅局授予“市級征管能手”稱號;1999年被所在縣委評為“優秀共產黨員”;1994年實施公務員法之后,連續6年年度公務員考核中被審定為“優秀”檔次。自己努力付出,也得到了組織的認可,1997年初年僅24歲的我受組織委任,全面主持稅務分局工作,在這3年多的時間里,我一直扎根在分局,實現了“帶好隊,收好稅”的目標,所主持的分局也兩次被原市國稅局評選為“優秀基層稅務分局”。就連1998年朋友們勸我隨同他們一起去中國改革前沿深圳市去闖蕩發展的時候,我硬是沒有被他們說動,這也成為了我人生中的一大遺憾。
  2000年后,一次偶然的機會,通過全市范圍內的遴選考試,我進入原市國稅局稽查局,當轉身一看,自己同齡的、熟知的姑娘們早已成為了別人孩子的媽媽,自己仍然還是孤身一人。另外,農村鄉鎮工作跟市級稽查局工作完全是兩個概念,在毫無業務基礎的情況下,我仔細翻閱稽查局當時所有的案卷檔案,通過分析案卷來了解工作流程,學習查賬方法與技巧,通過自己不斷的摸索,來提升自己,以達到適應稽查工作的需要。就這樣一呆又是16年,在全新的環境中,我靠著自學從一個“門外漢”到兩次獲得原省國稅系統“最佳稽查能手”,再到入選原省國稅系統“稽查高端人才”。在此期間,我依托參與省局專項檢查之機,不僅先后牽頭負責大型國有企業、上市公司和外資企業的稅務檢查,還曾主查過單筆入庫稅款過億元的案件,讓我感到自豪的是。其中,原市國稅稽查局共有4卷稽查案卷被評為省國稅系統“優秀執法案卷”,這4件案件均是由我親自查辦并親自整理的;我有1篇典型案例被評為原省國稅稽查系統“十佳稽查案例”。此外,在接手稽查局審理科長一職后,我主動、獨立完成自原市國稅局稽查局成立,一直到自己離開該局期間所有200多卷稽查案卷的整理、編碼、裝訂和歸檔工作,徹底告別了過去國稅稽查案卷用夾子夾,隨審理人員走的現狀。但是,這16年里,也讓我犯下了一生中最大的錯,就是因為工作中的不懂得變通,過于的強調執行稅收政策中的一些個人觀點外加一些莫須有的事情,導致自己有形無形的樹立了一些對立面,讓別人記掛終身,造成自己一生受困,事事被阻,什么機會都跟自己無緣。
  2016年,隨著原市國稅局稽查局從局機關獨立出來,我選擇了留在局機關工作,工作環境又一次來了180度的大轉變。在完成局內安排工作的前提下,能積極參加稅務總局和省局各種集中活動,先后入選原省國稅系統“大企業稅收管理”和“國際稅收管理”專業團隊,成為團隊中的一員。2016年取得了全國稅務師資格證書,2017年被國家稅務總局授予“全國稅務系統打騙打虛成績突出個人”的稱號,2021年通過了國家稅務總局業務能力(稅務稽查類)最高級也就是11級的測試。
  回想自己這50年里所走過的路,無論曾經作為全市最年輕的基層稅務分局分局長,抑或在縣局科長職位上,還是作為普通檢查人員,或者是擔任機關年齡最長、任職最長的副科長之一,我都能切實遵循一名稅務人員應有的職業操守,執著堅守廉潔從稅底線,切實做到了無愧于心,無愧于稅務這份職業。如今,50年的時光已經流逝,現在的自己早已不再年輕,其中的喜怒哀樂、成敗得失已成過往,如何擁抱明天,如何堅守稅務人的初心和使命更加關鍵。雖然,現在處在社會變革日新月異的新時代,我仍愿倍添精神,一如既往躍馬揚鞭,去忠誠履行一個稅務人“為國聚財、為民收稅”的神圣使命!
開眼界收錄的所有文章與圖片資源均來自于互聯網,其版權均歸原作者及其網站所有,本站雖力求保存原有的版權信息,但由于諸多原因,可能導緻無法确定其真實來源,如果您對本站文章、圖片資源的歸屬存有異議,請立即通知我們,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删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
上一篇:故鄉的青紗帳
下一篇:榮譽證書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