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世界擁有他的腳步,讓我保有我的固執。當已近不惑的心看了風來雨去,我無需思索的獨守著那份釋然,以記憶作歌,以懷念為曲,手捧春日的細雨,讓思緒無端,讓門掩黃昏,也許這是我唯一的矜持和美麗。
二十一世紀如期而至。網絡肆虐,電腦橫行,幾乎綁架了地球上所有的村民。一切似乎變簡單了,一切又似乎變復雜了。曾經含淚寫下人比黃花瘦的情書,曾經為找不到一句最凄美最恰當的詞句徹夜難眠,曾經用心良苦的愛情獨白,曾經自以為是的少不經事????如今打開電腦,竟如此這般的風過群山花開滿天。那個屬于我們的年輕時代早已是風華不再。記得有人說過,網絡很精彩,那上面什么都有,我不信,我惶然,那里面有春雷自天邊隆隆襲來嗎?那里面有孩童在春日里嬉戲嗎?那里面有云在同風交談,風在同樹對話嗎?窗外有雨戶外有風,風中傳來淡淡的槐花香。有蚯蚓在地下寫詩,有小蟲在露水里沐浴。而這些,守在鍵盤前的你是如何才能感覺得到?大自然一花一草的韻律,教給我生命的秘密。而生命對于四季的忠誠,讓我聽到鳥語聞到花香,感知一切都在欣欣然中的閑適和愜意。花落在腳下,花開在眼中,每一度春光都看出我沒有任何企圖的激動,而我也沒有刻意隱藏站在花前的喜悅。歲月在吟喔著一首絕句,無論是七言還是五言,都那么的揮灑自如不容置疑。因為有了網絡,孔子、孟子、李白、三毛、海子相隔又孤獨了幾千年的期盼竟奇跡般的在電腦里邂逅。逝者亦已,生者如斯。對于一個遺忘的人,偶爾記起的關切都有稍許的虛偽,對與一個逝去的生命。又怎么做才能算是一種燦爛的結束?如果唯一能做的只有追憶,那就追憶吧。這是慷慨。然而電腦終歸是電腦,雖然它有著機械的程序和繁雜的連接,但它終究解不了歷史和自然的風情。
無法免俗,我也有臺電腦。我不養狗,也不偷菜,既不聊天,也不購物。既不沉溺于網游。也不淪陷于八卦。它只是我的一本字典,在省卻郵票的同時把稿件發往一個個虛擬的郵箱。少了回信的期盼,多了打字的糾結。不過說老實話,無論如何我還是習慣于手寫,在黃昏或是午后,沏一杯新茶,沉淀一下文思,淺斟淡酌,在澄明中如一獨奏的樂者,看著文字一個個如精靈般在紙上跳躍,再仔仔細細檢視一點一滴,把鮮明生動的日子裝進,把熟悉的面孔熟悉的一言一語裝進,把自己的淚水未來的懵懂,希望中的歌聲失望里的嘆息一并裝入,然后一遍又一遍的再讀,為文字分行排序,任情感在紙上搖。任筆端南調北腔留詩三百,任思緒飛馳之時與蘇軾與王勃與杜甫與那些還活在文章里的人得以小小神聚。也許因為自己夠笨,我竟然從未羨慕過打字快的人,有時甚至懷疑,那用鍵盤擊出的漢字,許還有靈魂?
走在自己的路上,我在故我歌,我歌故我在,讓懂的人懂,讓愛的人愛,讓青春是青春,讓世界是世界。寫作無非是一種性情,既不無病呻吟,也不妄然下筆,不溫不火若即若離,心到筆到心索神棄。歲月不居,文思無如悲思涌,長歌當哭,淚痕總比墨痕濃。胸中有乾坤方一蹴而就,腦海無日月且大可不提。用筆寫出的東西,總是多了三分自信一分傲氣,在鍵盤上打字竟是越看越生疏越看越懷疑,索性請別人代勞吧,也算省卻了一份光陰,且作浮生偷得半日閑,尋一本好書,聞著淡淡的墨香,循著作者的深邃前行,累了,抬望眼眺一眺遠方有云在涌有樹再綠,困了,折上最精彩的章頁欣然睡去,不問江湖險惡,不擾世事紅塵,不去徒勞想那不可改變的命運,豈非明智之舉。豈非一大幸事。
走在自己的路上,我在用筆刺探著生活。然而書看得越多,下筆卻越是凝重越是戰戰兢兢。一段段文字雋永清新,我除了感動之余竟絲毫無能為力,想多了竟有一種跟自己過不去的感覺。索性不再讓心靈去做無謂的擔當,給友人發一短信說,晚來天欲雨,能飲一杯無?
走在自己的路上,潮來朝往生平事,云舒云卷且隨緣,夏花如火總爛漫,春寒再深也枉然,明月有情還顧我,清風無意駐江南,心中長存松柏志,眼里無處不春天。當所有被浪費的時光竟凝聚成此刻的狂喜與感激,我才微笑著領悟了快樂和憂傷的意義。回顧所來徑呵,蒼蒼橫翠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