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門前不足100米有一條自北向南常年奔流的小河,名叫五渡河,它將我們家鄉的小村包圍著,千百年來,五渡河就像一位慈祥的母親,用她那瓊漿玉液般甘甜的乳汁滋潤著家鄉的土地,哺育著兩岸的人們。夏日小河的兩岸涼風習習,令人神清氣爽,在地里辛勤勞作了一天的人們紛紛來到河邊,納涼、洗澡,既沖去了一身的汗水,也洗去了一天的疲憊,這些年已經形成了規定,白天小河是男人們游泳、避暑的場所,到了晚上,吃罷晚飯的婦女們三五成群地在小河里洗澡、乘涼,老遠都能聽到她們嬉戲的聲音。
小時候五渡河簡直是我們的樂園,游泳嬉戲,抓魚摸蝦是我和小伙伴們常干的事情,記得最深刻的要數站在河邊扔石子玩,我們使出渾身的力氣把石頭盡可能丟到最遠的水里,水開始濺起來之后,我們就看著波動的漣漪從每一個方向傳出來,一直輕拍到這條小河的每一處邊緣,我們則在河邊數著濺起水漂的個數,看誰扔的水漂最多,我們開心地玩耍,常常忘了回家的時間,每次都惹得大人們來找我們才意猶未盡地離開小河。
從結婚后我都沒有時間去過家鄉的小河,6年了,時間過得真快,如今兒子都快3歲了,前幾天由于兒子鬧著去他姥姥家玩,我才又一次邂逅了家鄉的小河,小河依舊是那樣親切,在這里許多小時候美好的記憶像放映機一樣在我腦海里閃現,以前村民們去田里勞作得沿著大石頭擺成的橋,也稱不上橋,只是不用淌水的那種搭石,水大的時侯把石頭全淹沒了,只好從水里走,夏天還好些,要是寒冬臘月天村民們只好繞很遠路去田里干活,很不方便。記得有一年冬天雪下得很大,河面上結了厚厚的冰,我們上學走的石頭橋也被冰覆蓋著,我們幾個不諳世事的小伙伴就沿著冰走,在河面上玩耍,結果在冰薄的地方一位小伙伴差點掉到冰窟窿里,家長知道后,就每天陪著我們繞很遠的路去上學,恐怕我們再出什么意外,那時我們多么希望能在我們上學的路上建一座寬敞的橋,好讓我們上學不用繞路。時光如梭,如今富起來的村民自己集資建起了一座富民橋,有了這座橋,村民們干什么就方便了,告別了那種淌水走石頭橋的歷史。
家鄉橋的變化要歸功于黨的政策好,這幾年家鄉的人民依靠黨的好政策,利用小河的水大力發展農業和養殖業,而且搞農業、養殖業政府都給了豐厚的補貼,經過這幾年的發展,農業和養殖業已經形成了規模,村民們也慢慢富了起來。如今寬敞的柏油馬路、成群的雞鴨鵝、裝修豪華的獨家小院成為家鄉靚麗的風景。有的家庭還買來了小汽車、電腦等,村民們過著富足安逸的生活,家家戶戶正朝著小康家庭的標準向前邁進。家鄉的小河我愛你,是你養育了父老鄉親,是你給村民們帶來了富裕,就連不到3歲的兒子來河邊玩了一次就愛上這里了,時常嚷著要去姥姥家,我知道他是想上小河里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