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開軍營生活已經二十多年了,隨著“八一”建軍節腳步聲漸近,綠色軍營哪片大愛、哪片真情,依然永存在我心中,記憶猶新,令人懷念難忘。她一直是我做人的座右銘,激勵我永遠。
我初到西北邊陲,階級情,戰友愛似春風撲面而來,倍感軍營大家庭的溫暖。記得剛到軍營,不服水土,患上了腹瀉,但正是小青年,沒有當回事,不過比別人多上兩次廁所罷了。其中一次上廁所同營部軍醫“巧遇”。等我方便完走出廁所,這位軍醫在外邊等候:“小鬼,是拉肚子吧!跟我上衛生所瞧瞧。”他把我這個新兵“蛋子”帶到衛生所,問這問那,慈父般地給我作檢查,又是打針又是倒杯開水讓服藥,還給炊事班開了做病號飯的“證明”,讓我吃好,按時服藥。又千叮嚀萬吩咐,身體感到不舒服要及時來看,不能硬撐,對身體健康不利。當時,望著慈祥的軍醫,我從心里告訴遠在千里外的父母,兒子有福氣,這里有親人般的關心和呵護!
在部隊冬季是用紅柳根和煤餅來取暖的,由于我年輕,瞌睡多,一倒在床上直到第二天起床號才爬起來。晚上,為防止紅柳根和煤氣中毒,排連領導晚上都要分班到戰士宿舍查房,那個人蹬掉被子,就有值班領導輕輕給掖好;誰晚上做夢說夜話,班長會輕輕地推叫靈醒,并撥順其胳膊腿,擺順其睡姿,讓每名戰士晚上休息好。我有次患了急性腸胃炎,出院后要用藥物繼續治療,當時吃的消炎藥每四個小時服一次,到晚上要吃兩次藥。半個月的藥物治療,晚上都是我的班長劉恒星把我叫醒讓按時服藥的,并提前涼好開水,使我端起杯一口而盡。白天班長或戰友將病號飯打好,端到我的面前。在戰友們的關照下,我很快恢復了健康。
在部隊這所大學校我體會到了大愛、學會了關心他人、關愛他人的美德。逢到星期天,學習老戰士的榜樣,去炊事班幫櫥,幫病友洗衣服,打掃營部廁所,為家庭有困難的戰友家中寄過錢,義務幫助牧民找過駱駝、毛驢、羊群…… 從中我感到為他人做事的幸福,更為我在以后的工作奠定做一個有益他人的堅實基礎。是軍營教會了我做人的本領,在部隊首長培養和教育下,我由一名農民的兒子,光榮地加入了中國共產黨。
在以后的日子里,我把部隊大愛的光榮傳統傳遞給了我的兒女,使她們從小就明白“凡是人,皆須愛。不親人,無限害。能親人,無限好”的真啼。如今,我的老父親現年已85歲了,雖然生活不能自理,但全家人都用一片愛心,精心孝敬著老人,使老人晚年生活快樂幸福。 我常在夜深人靜時與我的父親聊天,是軍營哪片真情,哪片大愛呼喚起全家的和睦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