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讀完古龍小說《流星?蝴蝶?劍》后,對一情節感觸很深,(前奏):當小蝶翻開她最心愛的書,發現書里夾著一只漂亮的蝴蝶,但已死去,就非常生氣地對她丫壞說:“蝴蝶又沒有招惹你,你為什么要把它弄死?” 丫環不平的說:“蝴蝶雖因我而死卻因此保存了它的美麗,它活得已有價值,就算我不去抓這只蝴蝶,它遲早會死的,也許會死得更慘,掉進陰溝,被蜘蛛網網住……”
這么一番精辟的論調使我啞口無言,是啊!蝴蝶因此而永遠存在,也因此而少得有價值!而我呢?我美麗過嗎?良久的沉默……,現在的人動不動就去自殺,只因一時的失意,每當這時,我就忍不住想問他一句:“你活過嗎?”我們熟悉的人如海明威、川端康成、海子等許多的詩人作家由于不滿現實生活或別的原因而自殺,但是他們的作品、他們為后人留下的思想都是有價值的,他們死后為世界上的人所崇拜。對于他們我不敢問“你活過嗎?”而“沒有活過”的我們就應該抓緊這美好的時光,去發現自身的美麗,去創造自己存在的價值,大凡許多受到崇敬的人,在成名之前都經過了刻苦的學習,“不見風雨怎見彩虹。”
抓住我們一央的時刻,去填寫自己的空頭支票;抓住我們現在的時刻,去提高自己存在的價值;抓住我們現在的時刻,讓我們也在世間活過。 當我們的大腦不再空白,當我們價值得到證明,當我們快樂的存在時,也就沒有人問我們: “你活過嗎?”那時的我會很大聲的對他說:“我活過!” 所以在我們平時安靜下來,思索自己前途前,先問問自己“我活過嗎?”
“活過”的我們會活的更精彩,更美麗更有價值。
“沒有活過”的我們從現在開始就要發現美麗,創造價值,改變人生。
蝴蝶雖因我而死卻因此保存了它的美麗,它活得已有價值。